确定取消关注
  • 取消
  • 确定
江门抗战烽烟图|探访新会司前松山炮楼:红色旧址述峥嵘 今朝振兴谱新篇
来源:江门台
邑网通 小编
2025-09-02 08:39
关注

80余年前,在新会区司前镇白庙村,新鹤人民抗日游击大队以松山炮楼为核心据点,依托有利地形与敌人展开周旋,用热血与坚守筑起敌后抗战的“红色堡垒”;80余年后的今天,这座历经战火洗礼的炮楼依旧矗立,成为当地传承红色记忆的重要载体,而司前镇也正以红色精神为指引,在产业升级、城镇建设与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书写着新时代的发展篇章。


松山炮楼建于中华民国初期,其位置坐西向东,占地面积55.8平方米,楼高约13米,共三层,每层四周均设有铁窗及枪眼,这样既能瞭望又能作战。

松山炮楼-松山战斗旧址讲解员祝潇介绍收说:“松山炮楼建立之初,是为了保护旁边尚德学校的师生的安全,免受盗贼的侵扰。由于炮楼地势三面环山,居高临下,有易守难攻的特点,因此成为新会抗战时期重要的武装力量据点。”

1944年11月,按照广东省临委有关部署,中区纵队和珠江纵队负责人召开宅梧会议,决定组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和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

祝潇说:“1944年12月,新鹤大队兵分两队,一队负责护送刚刚开完会的领导人返回,另一部分则负责护送重武器返回大泽。两路中队在松山炮楼进行宿营。得知这一消息后,1945年元旦凌晨,国民党反动头目周汉铃迅速集结了1200多名反动武装,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整个松山村,企图将新鹤大队一网打尽。当时新鹤大队只有120多人的兵力,面对10倍悬殊的敌我力量差距,当时的指挥官陈明江以及卢德耀同志临危不乱、灵活应战,最终取得了以少战多、以弱战强的反围歼战的胜利。”

抚摸着炮楼墙上留下的历史痕迹,让人不禁感慨如今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铭记历史不是为了沉溺于过去,而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近年来,司前镇始终以红色精神为指引,将红色基因转化为发展动能。

新会区司前镇党委委员林文杰表示,在产业发展上,司前将推动前锋工业园扩容建设,打造不锈钢产业集聚区;以中创新航为龙头打造千亩级新能源产业带;持续引导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和技术改造步伐。在城镇建设上,打造“千年古镇百年龙舟”历史文化街区,建成龙舟湖运动公园等一批生态空间,完善凤山湖健康管理中心、敬老院、图书馆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功能。在乡村振兴上,持续擦亮“尚书故里”“松山炮楼”“和园”等文化名片,打造“千年赚圩”古村古驿道旅游胜地;培育壮大司前温蛋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合作建成镇史馆、和园文化活动中心等民生项目。


记者:李子君

编辑:殷安阳

二审:秦蘅

三审:范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