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下午,江门巨灾指数保险发放首笔420万元赔款。这笔赔款将发放给江门各级政府,用于台风“海高斯”灾后救助和重建。据了解,江门市巨灾指数保险于去年8月起正式投入使用。按照合约,2019至2021年江门市投保金额为3834万元。
此次台风“海高斯”来袭,江门银保监分局提前部署,积极引导辖区银行保险机构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做好防灾救灾减损的各项措施,为江门地区筑牢金融“防护堤”。“理赔是巨灾保险发挥其损失补偿作用最直接的体现。”江门银保监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420万元赔款为江门系上“安全带”
8月19日,今年第7号台风“海高斯”登陆广东省,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35米/秒),江门各地遭遇强降雨灾害天气,受8级风影响超12小时,部分地区受灾较为严重。根据江门市气象局相关报告,此次台风触发江门市巨灾指数保险风灾赔付。
“台风登陆期间,我司启动大灾应急机制,市金融工作局、市财政局等多部门联合开通赔付绿色通道,在收集资料后的2个工作日内,完成420万元的预赔款审核。”平安财险江门中心支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巨灾指数保险制度是指地方政府运用商业保险机制防范和化解巨灾风险,为灾后损失提供经济补偿的制度安排。去年8月,随着巨灾指数保险合同的签订,江门市巨灾指数保险正式投入使用,确定平安财险、人保财险、大地财险3家保险公司组成共保体作为承保方。其中,平安财险江门中心支公司为首席承保人。
根据江门灾害特点及经济规模、保险缺口、财政负担等因素,该保险选取台风、强降雨两项灾害因子,保费金额每年1278万元,按4:6的比例分别设置台风和强降水保费规模。
此次巨灾指数保险的成功赔付,充分发挥了商业保险在应对风险管理、辅助灾后重建等方面的补充作用。这也是江门市通过现代金融进行风险分散和经济补偿的重要手段。
将逐步建立综合性巨灾指数保险体系
江门银保监分局积极推动辖区保险业逐步建立综合性巨灾指数保险体系,为社会民生各个方面提供全面的风险保障。据其公开数据显示,本次台风前后,除巨灾保险外,辖区保险业共接报案762宗,估损金额1258.8万元。
大灾过后,如何让一纸保单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何提升巨灾保险的覆盖面和风险补偿功能?巨灾指数保险赔款交付仪式上,江门地方政府部门、江门银保监分局、三家承保公司对此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为织密巨灾指数保险保障网提供建议。
江门市副市长郑晓毅希望,保险机构可参与更多的公众服务,发挥风险防控方面的专业优势,专项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提高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把钱花在成灾之前,让保单发挥更大的作用。”
“巨灾保险中,防灾防损是一项重要服务。”江门银保监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基于市场导向原则,该局指导保险公司加大灾前的预防投入,加大整治灾害隐患,提高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例如,平安财险8月初进行防台防汛部署,发布信息预警并回访上百家企业客户,赠送防汛物资,最大程度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保证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也十分关键。今年5月,台山市遭遇强降雨,降雨量超过了历史极值,但没有触发保险的赔付阈值。原因在于,目前江门市有效气象观测站为113个,密度较小,因此存在某地降雨量达到赔付阈值,而观测点检测不到的情况。江门市金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在观测点的选取以及测算技术方面,巨灾指数保险制度仍待完善。
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根据江门各地台风、洪涝、强降雨等灾害实际损失数据,进一步修改完善巨灾指数保险方案,完善水源、气象观测点,逐步建立综合性巨灾指数保险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