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砖黛瓦藏岁月,艺术赋能焕新生。在江门开平市塘口镇裡村村,80座普通民居与17座特色居庐正经历一场跨越世纪的蜕变。“开平世遗1905国际艺术村”项目落地于此,以世界文化遗产为依托,打造整村改造运营标杆。
记者来到塘口镇裡村村,发现这里百年碉楼矗立,中西合璧的建筑细节诉说着这里的历史底蕴。而不久,这片占地138.8亩、涵盖4个自然村的土地,将以“开平世遗1905国际艺术村” 的新身份,成为世遗周边乡村活化的标杆。而今天,该项目的设计团队为我们揭开这份“古建焕新”设计蓝图的面纱。
作为项目设计的“主将”——东南大学教授、开平世遗1905国际艺术村项目合伙人杨志疆第一次来到裡村村时,就被这里的独特的自然与人文魅力深深吸引。“这里的榕树特别大,很多老房子都爬满了爬墙虎,还有不少茂密的竹子。那种感觉就像到了世外桃源,非常值得为它做点事情。”杨志疆说。
为了让百年古建“活”在当下又不失本色,项目团队从设计到施工,始终坚持“修旧如旧”原则。
开平世遗1905 国际艺术村项目合伙人周妍琳表示,将会以“针灸式”设计和改造为主,以“微介入”的方式,保留建筑原本最本真的当地特色,局部微空间改造,给建筑做一个更好的适配。
开平世遗1905 国际艺术村项目技术总监戴伟光说:“在100年前,这些建筑的材料都是从国外运回来的,我们采取的办法是,遍访当地的老师傅,古建修复厂家以及古建修复工作室,把原材料问题解决掉。再请专业师傅来进行修复操作。”
自由画家周葵表示,希望把自己认为美好的事物,与这个村落又有共同语言的事物协调性能展现出来,把那些有魅力的元素展现出来。
该项目将依托塘口古村落历史文化与中西建筑元素,利用30多个百年古建,以 “艺术激活古建” 和 “一古建一工作室” 模式,引入30多个国家的著名艺术家,打造 “国际艺术村” 主题特色文旅综合体。
坤球文化产业(开平)有限公司副经理郭松培表示,将开设中西餐厅、酒吧、咖啡馆,还有博物馆、美术馆、宫廷印象书店、文创中心等文化类场所,所有来客能体验一种中国式的田园生活。
塘口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罗发荣表示,该项目计划分4—5 期开发。“现在正在推进的是一期工程,预计这个项目能在今年年底完成整个建设和运营筹备工作。我们会和村民实现共生、共建、共享。后续项目运营产生收益后,也会返还给他们。”
相信在这样的设计理念下,百年古建会真正“活”起来,成为世遗周边乡村发展的新样本。
记者:黄嘉颖
编辑:殷安阳
二审:艾曾
三审:邓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