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取消关注
  • 取消
  • 确定
省特级教师、高新一小校长马苏雁:AI赋能“非遗+”跨学科教学 解锁教育创新方式
来源:江门台
当AI技术融入学科教育,与传统非遗文化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奇妙火花?
邑网通 小编
2025-09-11 21:28
关注

当AI技术融入学科教育,与传统非遗文化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奇妙火花?近年来,江门市江海区高新第一小学校长马苏雁老师带领学校成功立项广东省课程改革深化行动重点项目,创新打破学科界限,积极推动“AI+教育”与非遗文化深度融合,全学科课程改革成效显著。

“我们给豆包AI输入指令,让白色十字积木围绕黑色的中心轴旋转……对了,大家一起来看看效果——哇,成功!”马苏雁正在指导学生运用人工智能完成积木拼接任务。像这样别开生面的趣味课堂,在江海区高新第一小学已成为常态。从教25年来,马苏雁始终致力于教学创新,带领学生不断探索数学课堂新体验。

“大漆是我们的国家级非遗,今天这节课我们结合漆扇,来学习数学中的角。”非遗是马苏雁课堂上常见的元素。2022年,时任江海区中路小学校长的马苏雁开启了“非遗+”跨学科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调任到高新一小后,她将这一模式进行系统升级,在传统文化、非遗瑰宝中挖掘学科知识,实现文化传承与学科教学的双赢。她介绍:“我们通过‘文化解码—学科重构—素养生成’的项目实践机制,引导学生以学科视角去认识问题、观察现象和解决问题,在体会非遗内涵的同时掌握学科知识,全面提升综合素养。我们学校的《非遗“数学+”》系列课程荣获国家级一等奖。”

在马苏雁的带动下,学校构建起跨学科教研共同体,打破原有学科壁垒,各学科教师共同备课、协同教学,让学生在一节节“文化—学科—技术”深度融合的特色课堂中实现全面发展。

江门市江海区高新第一小学学生伍同学说:“我最喜欢的是看到生恭鲤鱼在不同技术下的形态变化。古代的玩具和现在的科技结合起来非常有意思,我不仅学会了动手制作,还了解了背后的文化寓意。”陈同学也表示:“我感受到传统与科技的魅力,AI将非遗变得十分有趣。我们可以用创新的方式,搭建起传统与科技之间的桥梁。”

马苏雁表示:“我们期待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文化传承中扎根,在创新实践中成长,在责任担当中绽放。这正是我校‘和融鼎新、卓越发展’办学理念的生动体现,也是我作为教育工作者始终坚守的初心与使命。”


记者:甄晓晴

编辑:陈珊迪

二审:秦蘅

三审:邓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