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取消关注
  • 取消
  • 确定
精彩亮相! 江门艺术季两大画展带来“顶配”盛宴
来源:江门台
邑网通 小编
2025-07-12 11:18
关注

第五届江门艺术季日前拉开帷幕,作为本届艺术季的重磅展览,“时代回响——林墉、苏华、林蓝作品展”与“艺韵岭南——当代岭南中国画邀请展”同步在江门市美术馆精彩亮相。

这两场展览汇聚了70余位当代岭南画坛代表人物的近300件(套)精品力作,堪称岭南画坛的“顶配”盛宴。

艺术家庭的笔墨传承

“时代回响——林墉、苏华、林蓝作品展”分为“霸悍恣丽·林墉专题”“游弋墨海·苏华专题”“鎏金写意·林蓝专题”三大篇章,集中展出岭南画派著名大师林墉、苏华伉俪和他们的女儿林蓝的精品力作近100件(套)。

江门市美术馆馆长王畅怀是本次画展的策展人。他介绍,这些作品分别呈现了三位艺术家在不同艺术领域的独特造诣,同时又体现出家族艺术风格的内在联系与传承脉络,揭示他们在时代变迁中的艺术坚守与创新实践。

林墉的展品中,既有尺幅精妙、为人熟知的佳作,也有难得一见的大型创作,题材涵盖山水、花鸟、人物,其在印度、巴基斯坦采风时创作的异域人物画尤为抢眼。苏华专题则凸显其从书法转型为书画家的独特成就。“苏华老师书法和绘画都很擅长,且相互滋养,其深厚的书法功底在写意画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王畅怀评价道。林蓝的作品中,巨幅木棉花主题画作十分亮眼。她大胆运用金箔纸等新材料,让传统美学与现代元素巧妙融合,令人耳目一新。

观展过程中,美术爱好者宋珂被作品深深吸引。“他们的作品让我想到家风的养成源于耳濡目染、言传身教。三位艺术家的作品虽都属水墨,却各有特色。他们相互汲取养分与技法,最终成就了极具个人风格与创新性的自我,很了不起。”宋珂表示:“我比较喜欢林蓝的作品,她在金箔纸上作画,既高贵、典雅,又具有现代感。”

本次展览的筹办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我们希望通过这场展览,呈现这个美术世家的艺术风采。”王畅怀介绍。

岭南画坛的生动呈现

如果说“时代回响——林墉、苏华、林蓝作品展”是一个艺术家庭的微观切片,那么“艺韵岭南——当代岭南中国画邀请展”则铺陈出当代岭南画坛的恢宏长卷,展出70余位艺术家的近200件(套)作品,生动呈现了岭南中国画在新时代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可能。

“展览分‘时代华章’(历史文献展区)和‘岭南风范’(现当代岭南艺术家作品展区)两大部分,展品风格多元,意蕴隽永。”王畅怀表示,参展艺术家包括老中青三代,其中也包括数位江门本土画家,较为全面地呈现了广东当代中国画创作的基本面貌。

新会区美术馆馆长黄炳壮慕名来观展。“能在‘家门口’看到岭南当代最高水准的画作,难能可贵。”他认为,看中国画必须到现场,重点看笔墨功力。“这次展览展现了岭南画风从传统到创新的发展路径,从中我们能看到艺术家们如何处理传统题材,如何用传统笔墨表现现代内容等。”

在陈永锵老师的《三月正春风》前,黄炳壮驻足良久。画中鲜艳的木棉花、翱翔的和平鸽,传递着生机与希望的气息。他特别指出,画家在创作中注重线条的力度与墨色的层次,同时以对比强烈的配色营造出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侨乡百姓的文化厚礼

自2021年以来,江门艺术季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城市艺术品牌深入人心。第五届江门艺术季以两个高水准展览为开端,不仅为群众提供了欣赏艺术、学习交流的平台,更能推动本地文化事业的发展,让岭南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来自新会的美术爱好者张芷君沉浸在作品中,细细观摩品味。“在江门能看到这么多知名画家的作品,很难得!我是来学习的,学习名家的风格、技法和构图。”她说,“比如林蓝老师的木棉花作品,视觉冲击力很强,构图也很新颖。”

宋珂也表示:“展览作品质量非常之高,不用出远门就能欣赏到这么高质量、高水准的画作,对江门市民来说是一大福音。除了自己看,我还想带家人来看。”

自2021年江门举办首届艺术季以来,我市文化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江门市美术馆推出的《井喷的年代》展览在2021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当年十个优秀展览项目中唯一一个来自地级市美术馆的项目,之后该馆又连续四年有项目入选文化和旅游部美术馆项目30强,近两年又有两个策划的展览获提名。“作为地级市,这样的成绩在全国并不多见。”王畅怀坦言,这得益于艺术季的推动,它构建了一个尊重艺术规律、激发创造活力、惠及人民群众的优质文化生态平台。

这两大展览将持续至8月31日,感兴趣的市民可前往江门市美术馆免费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