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是我国第一次由广东、香港、澳门共同承办,是实践国家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重要举措。昨天(8 日),十五运会组委会和残特奥会组委会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粤港澳三地赛区相关负责同志出席,重点介绍了粤港澳联动办会举措阶段成果,并回答记者提问。
组委会系统介绍了本次 “开创性办赛” 的核心密码:“1+4” 粤港澳联络机制与 “同频沟通、同心决策、同步执行” 的 “三地三同” 联合办赛模式。从会徽以广东木棉花、香港紫荆花、澳门莲花交叠成 “同心礼花”,到以粤港澳三地的代表性动物 “中华白海豚” 作为原型,设计出可爱的吉祥物 “喜洋洋” 和 “乐融融”,在竞赛安排上,三地也是颇费心思:既避开台风季、错开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时间,还契合了香港击剑与橄榄球热度。
十五运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委会副主任黄明忠说:“11 月份,请大家到粤港澳大湾区看比赛、品美食。在通关方面,也请大家放心,横琴口岸 24 小时通关。”
跨境赛事成为此次办赛的一大特色。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项目的运动员将在 230 公里的赛道上,6 次无间断通过港珠澳大桥三地口岸,全程享受 “不踩刹车” 的通关体验;而深港马拉松赛中,运动员将在深圳湾大桥上一口气跑通深港两地,领略湾区融合之美。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港澳工作协调部副部长张志华说:“对于参赛代表团,我们在口岸设立了‘专用通道’,代表团可‘团进团出’‘即到即走’。对于持票观众,我们给大家开通‘绿色通道’,出入境证件‘全国通办’,凭赛事门票可以‘急事急办’,实现‘一证在手,说走就走’,共享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值得期待的是,横琴口岸的‘免出示证件’通道,届时有望实现直接‘刷脸’通关。”
香港、澳门也同步公布筹备进展。香港启用启德体育园等现有场馆,承办击剑、橄榄球等 8 项赛事和 2 项协办赛事,通过全球宣传推广吸引海内外观众,助力 “文化 + 体育 + 旅游” 融合;澳门已完成 5 项十五运会赛事测试,8 月将开展残特奥会测试,5000 人次志愿者上岗实训,以 “全民全运” 为目标,联动世遗游、社区体验,让赛事融入城市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