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江门市创新推出“全链条”劳动关系“体检”服务,通过构建“一张清单、一次体检、一份报告、一次调解、一次反馈”的“五个一”治理体系,提前发现企业用工风险、化解矛盾。这套“预防式”服务帮企业减少了劳动纠纷、规范了用工管理,让企业能把更多精力放在发展上。截至2024年底,相关部门已组织191家企业开展自检,为14家企业提供上门体检服务,成效显著。这不仅是劳动者、企业的安心保障,更是江门打造更优营商环境的一剂“良方”。
劳动关系“体检”带来的变化,在劳动者的日常工作中清晰可见。鹤山市得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代表表示,劳动合同从过去的 “笼统模糊” 变得条款清晰,不仅明确了工作职责与工作时间,还对违约责任作出详细约定;社保缴纳记录实时可查,加班审批流程更加规范,过度加班现象明显减少。
鹤山市得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工会主席陈创文说:“希望政府能够更加积极地开展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政府还可以在工业园区、商业中心等地定期举办劳动法律法规的讲座和研讨会,邀请法律专家和政府官员直接与劳动者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此外,企业还应当建立更加畅通的沟通渠道,鼓励员工提出对劳动关系保障的意见和建议。”
从“合规”到“增效”:企业收获发展新动能
对企业而言,“体检” 服务是提升管理效能的 “催化剂”。企业通过对照 “体检报告” 整改,不仅解决了历史遗留的用工问题,还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为企业规模化发展扫清了障碍。
广明源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杨华章说:“ 在这几年里面,我们基本上是没有纠纷的,大大降低了我们管理成本,员工满意度基本上都在90%以上。我们企业是连续17年重合同守信用的企业,企业这个信用度上去了,我们在跟客户的合作以及银行的合作,也是有很大的助力作用。”
江门摩尔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主管吴艾笙说:“作为企业,我们希望人社部门能够探索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帮助企业实时监测用工全流程风险,助力企业构建智能劳动关系管理体系。同时,引入一些知名、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机构等力量,提供专业化劳动用工管理辅导帮助我们降本增效,促进高质量发展。”
从 “协同” 到 “闭环”:联处中心与仲裁院构建治理合力
企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高效的外部保障机制。鹤山工业城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家合作区建立劳动关系联处中心,形成劳动关系 “预防—调解—法援—仲裁—诉讼—服务”的全周期、全链条服务模式,有力推进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提质升级。目前已覆盖企业500多家、员工近5万人,未来将持续推动 “矛盾化解在基层、服务跟进到一线”。
中欧(江门)合作区劳动关系联处中心负责人冼健辉说:“ 我们的初衷是全方位构建和谐法治劳动关系生态圈,为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用工环境。中心承担着夯实‘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基础,着力推进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努力把问题和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源头。”
鹤山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节仲裁院副院长黄翠婷说:“ 2025年深化‘体检+仲裁’衔接机制,我们主要从两方面进行规划,一是加强仲裁员的业务培训和经验交流,二是升级协作联动。此外,与法院、工商联、总工会等部门联合对高频涉诉企业开展全方位的‘用工合规体检’和普法宣讲座谈,对发现的风险点提供整改建议。”
“体检” 服务升级2.0版本 持续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在联处中心与仲裁院的基层实践基础上,将全面升级 “体检” 服务至2.0版本。2025年,计划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时监测用工风险,联合律师协会、人力资源龙头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50场次,服务用人单位不少于1000家次。
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工作人员表示,通过进一步健全劳动保障监察与仲裁衔接机制,形成“全链条”劳动关系“体检”2.0版本,致力打造劳动关系治理新模式。进一步拓宽服务范围,丰富“体检”模式,从1.0版本的“上门“扫码检”为主的体检模式,探索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提升实用性,扩充服务力量,擦亮“江门劳动法学堂”品牌。
记者:黄嘉颖
编辑:殷安阳
二审:艾曾
三审:何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