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江门市建设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工作方案》近日正式出台,我市将通过科学优化布局、补齐设施短板、丰富商业业态、壮大市场主体、创新服务能力、引导规范经营等举措,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打造成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服务保障民生、推动便利消费及扩大就业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据介绍,江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将分阶段有序推进。试点建设阶段(2025年6月—2025年12月),我市将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选取条件相对成熟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开展试点建设。到2025年12月,全市创建10个以上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发挥其在社区商业、养老托育、家政便民等方面的示范性带动作用。进入全面推广阶段(2026年1月—2026年12月),各县(市、区)将参照试点标准稳步推进,不断积累经验、扩大成果。到2026年12月,全市将建成20个以上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总结提升阶段(2027年1月—2027年12月),将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制度性成果并在全市有序推开,逐步实现居民就近就便享有优质普惠公共服务。
《方案》提出,全市便民生活圈将划分为改善型、提升型、发展型三个方向促进社区便民商业发展。第一批试点名单涵盖环五邑华侨广场便民生活圈、乐盈里生活圈、白沙街道粤海城生活圈、环中环广场—江海广场生活圈、大新路—仁寿路步行街生活圈、新会区枢纽新城生活圈等10个生活圈。
在丰富商业业态方面,我市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规模效应,科学选择合理可持续的服务模式,鼓励实施生活圈整体规划、统一招商、统一运营、规范管理,实现消费与生活、居家与社区等场景的融合,推动业态多元化、集聚化、智慧化发展。
聚焦生活服务业态方面,《方案》明确,优先在社区配齐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便利店、综合超市、菜市场等基本保障类业态,保障居民生活必需。推动“互联网+”与社区服务相融合,培育新型服务业态和服务品牌,建成规划合理、结构均衡、竞争有序的社区商业服务体系,确保社区商业服务设施的规模满足居民需求?。同时,加快建设改造一批充分兼顾老年人及特殊群体生活便利需要的无障碍服务设施,大力推进长者饭堂建设,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拓展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的供给渠道,打造管理规范、布局合理、服务优质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此外,还将推动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建设,改善生活圈内沿街商铺环境面貌,营造整洁、舒适的经营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