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帕金森日:识别早期信号 防治帕金森
来源:江门台
今天4月11日,是第29个“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作为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第三大杀手,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还呈现年轻化趋势。了解下。
今天4月11日,是第29个“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作为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第三大杀手,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还呈现年轻化趋势。
医生介绍,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发病主要源于大脑中黑质区多巴胺神经元逐渐死亡,致使多巴胺分泌不足,进而引发运动障碍和非运动症状。从症状来看,可分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方面,一是静止性震颤,患者手、腿、下颌在放松时会出现震颤;二是肌肉僵硬,关节活动有“齿轮样”阻力;三是运动迟缓,表现为动作变慢、步态缓慢、步距减少、步态向前冲,且面部表情减少;四是平衡障碍,患者容易摔倒,晚期还可能出现突然无法迈步的情况。
新会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吴鉴钊说:“非运动症状,主要表现为嗅觉减退、便秘、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情绪改变。”
此外,还可通过简单的自测方法进行初步判断:一是手指敲击训练,快速用拇指敲击其他手指,观察是否存在运动缓慢或不协调;二是起立步行测试,从凳子站起来走路,3米左右,然后转身,观察步态是否稳定,动作是否僵硬。
帕金森病多数在60岁以上发病,患病群体以老年人为主,但也有早发型帕金森病,甚至存在“青少年帕金森病”。
医生表示,帕金森病虽不能完全治愈,但可以通过及时发现、系统治疗进行干预。对于部分病人,手术治疗也是一种选择,适用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和中晚期的病人。在预防帕金森病方面,医生建议通过规律的运动、均衡的饮食以及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相关其础病等措施来降低患病风险。
吴鉴钊说:“例如规律的运动,有氧运动比如游泳、快走等,来保护神经元,降低风险;饮食方面避免过量乳制品摄入,还要保护脑部,避免受到外伤。”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