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球华商资产估算与高质量融入发展格局研究”华侨华商文化展示和交流基地、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港澳台侨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研习基地在鹤山岭南民俗文化美术新空间正式揭牌。该基地致力于打造复古与现代交融、艺术与生活碰撞的博览空间,为市民游客、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提供一个感受岭南优秀文化、鹤山动人故事的好去处。
岭南民俗文化美术新空间由三馆一阁组成,是暨南大学陈海权教授利用118年的老宅等物理空间资源牵头建成。通过两年半的筹办和一年的优化,逐步成型。陈海权是鹤山人,他表示,鹤山是他奶奶的故乡,他幼年也曾在此成长。老人离世后,留下了这座老宅和一些老物件,于是,陈海权便思考如何利用这些珍贵的资源,做好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将其妥善呈现。
展馆展区分两条脉络,分别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岭南民俗文化生活馆主要通过实物展示“物质文明”。而“精神文明”的展示则依托于两个美术馆,其一为岭南名家名人艺术馆,分为“海纳百川”“先贤墨迹”“伟人气概”“岭南书画”共四个空间,彰显了广东籍书画家的深远影响以及岭南书画文化中西合璧的开放、包容、创新等精髓;其二是王行书朱砂书画艺术馆,这是引进的国家级非遗艺术项目,旨在探索提升文化软实力、培植文化自信以及文化振兴乡村的新型模式。
陈海权表示:“我们借助书画作品或格言来演绎故事,展现出‘海纳百川、中西合璧’的时代精神。同时,通过第三代岭南大师与宜兴大师的合作,让人们在乡村之中感悟我们中华文化、岭南文化的博大精深。”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香港学生郑同学说:“陈教授为我们树立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教导我们要拥有家国情怀。我的祖辈也会跟我这么说,要经常回家乡看看,我今年也想回去看一看。”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澳门学生李同学说:“参观后我对岭南地区的一些生活文化有了深入了解,也引发了一些思考,希望能把这种文化传播出去。”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区向丽表示:“同学们在此学习、感受与体验,将更加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深化他们对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更好促进文化之间的传承与交流。”
记者:温文悦
编辑:陈珊迪
二审:秦蘅
三审:李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