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都武术大赛”今天在江门市体育馆举行,此次比赛是今年“锦绣中华——2024年中国侨都非遗武术大会”的重头戏活动之一,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39支代表队参与,近600名武术选手齐聚江门,以武会友,共话情谊。
本次大赛由江门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和锦绣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系列活动组委会联合指导,市武术协会等主办。随着铿锵激昂的音乐,蔡李佛拳、咏春拳、梁家拳、陈式太极拳、南派佛家拳、武当太极拳以及少林拳等各种拳派代表队队员轮番上场,一招一式尽显中华武术的魅力,参赛选手们以其刚劲有力、矫健敏捷的身姿赢得评委们的一致认可。
参赛选手何辛瑜今年8岁,学的是长拳。“我对武术很感兴趣,所以一直在坚持学,学了四个学期。我想参加更多的比赛,这次有幸来参加中国侨都武术大赛,非常开心。”
邬满芬是一名来自我国香港地区的75岁参赛选手,目前练的是武当张三丰太极拳,她说:“我从2008年开始学习,到现在已经十五六年了。以前我心肺功能不好,上下楼梯很困难,自从练了太极拳后,现在走很多路说话都不喘气了,身体也更加健康了,功效确实很显著。”
近三年来,市委宣传部联合市文广旅体局、市武术协会等,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共同挖掘武术文化内涵,发力打造侨乡武术文化IP,相继举办了“为中华武术炫彩”——侨都江门武术展演、中华武术进校园、粤港澳武术(醒狮)邀请赛、潮武风采秀等10多项活动,得到了海内外武术爱好者的广泛支持和热烈响应,向全球展现了侨都武术的新时代魅力。同时,制作了近1000条以侨乡武术为载体新媒体产品,被国内外主流媒体广泛转载传播,更好地搭建起海内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江门市太极拳协会会长吴泽明介绍说:“此次活动,在推动侨乡武术文化发展和产业化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活动对推动传统武术进奥运、打造侨乡武术之乡都起到了很大作用。江门侨乡的武术氛围很浓厚,底蕴很深,习武的人遍布五邑地区。”
“此次赛事由政府、高校与社会组织携手,通过‘双百行动’深度挖掘侨都武术文化,融合侨乡特色,汇聚国际武术力量,激发新质生产力,展现了江门作为‘武术之乡’的独特魅力和文化活力。”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武术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江门市武术协会会长、本次赛会执行委员会主任索奇山说。
江门市武术协会荣誉会长刘嗣传表示:“这次武术大会办得非常好!为团结江门籍海外华侨、为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都作出了很大贡献。”
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武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江门素有“武术之乡”的美誉,是南北方、海内外武术文化的多方融汇之地,其中被广泛流传的15个武术拳种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像蔡李佛拳、咏春拳、梁家拳等都是独具侨乡特色的“国际化拳种”,弟子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希望通过举办2024年中国侨都非遗武术大会,为广大武术爱好者搭建以武会友的文化交流平台,推动侨乡武术在全球普及推广,促进海内外华侨华人文化认同,增强凝聚力、向心力,为中华武术炫彩!
记者:梁科
编辑:丁飞
二审:秦蘅
三审:曾永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