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陈奭荣:优化粮食种植补贴政策 确保种粮行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江门台
作为一名“新农人”,陈奭荣今年在全国“两会”上建议,要优化粮食种植补贴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种粮行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全国人大代表陈奭荣是台山市斗山镇绿稻农场的场长,作为一名“新农人”,陈奭荣今年在全国“两会”上建议,要优化粮食种植补贴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种粮行业高质量发展。
陈奭荣经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场面积达500亩,被获评为“广东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全国基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在走访调研中,陈奭荣发现,目前种粮农民年龄普遍偏大,人数下降,而现行的种粮补贴政策未能有效提高种粮意愿,以至于有些地方“有地无人耕,有人无力耕”,因此,他建议相关部门优化粮食种植补贴政策,尤其是对实际种粮户的补贴。陈奭荣说:“过去,除了去年和前年国务院发放的实际种粮农民的一次性补贴以外,其他没有针对实际种粮农民的补贴政策。因此,为了提高种粮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我建议对实际种粮农民、新型经营主体,尤其是持续耕种的种粮大户、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提高种粮补贴标准和补贴精准性,加快出台对粮食种植规模阶梯递增的补贴政策。”
陈奭荣还表示,种粮生产周期长,面临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等不确定因素多,农户收益难以有保障。因此,他建议要不断完善相关农业险种。“目前种粮行业保险种类单一,未能有效满足主体需求,为全面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建议相关部门增加多样涉农的保障措施。比如增加种粮生产前端的秧苗保险产品,产中的农业机械作业保险产品以及产后的粮食储存保险产品等。”
在该份建议中,陈奭荣还提出,目前各种电线杆密布安装在部分农田中,既影响新型农业机械的作业效率,还存在安全隐患。尤其是植保无人机作业中容易碰撞。因此,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在架设线路时,要科学合理规划,尽量不占农田,并对田间的线路进行合理改造。
记者:徐鸿彬
编辑:陈珊迪
二审:王芬芳
三审:曾永武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