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提出“要扎实推进绿美江门生态建设,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江门样板上实现新突破”。“生态优先”如今已成为江门锚定“走在前列”总目标的重要内容,得以一以贯之。江门无比珍惜城市的自然肌理,让“绿美”绣入侨都高质量发展蓝图。
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提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扎扎实实搞生态、谋未来、添后劲,让江门侨乡成为展示绿美广东建设成就的重要窗口。
中国科学院鹤山丘陵综合开放试验站副站长林永标说:“江门市是‘国家森林城市’,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绿美大市。具有独特的地形地貌优势:属典型的低山丘陵地貌,具有开展规模化林业、产业化发展的巨大潜力。有湿地面积172平方公里,水文资源非常丰富。具有系统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绿美示范的资源禀赋。有丰富的植物资源优势:保留比较完整的后山‘风水林’,不仅保存了大量乡土树种资源,还保留了大量的特色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侨乡资源优势:独特的侨乡历史人文资源,打好侨乡牌,打造绿美广东江门特色。”
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全会提出,要降低经济发展“含碳量”、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如何变“废”为“宝”,成为了绿美江门建设中值得深思的问题。新会是著名的“陈皮之乡”,新会陈皮指的是新会所产茶枝柑的干果皮,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但它的柑肉该如何处理,就一直是个难题。
江门市柑源丰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达铭说:“我们厂是2019年开始筹备建设了, 当时的初衷就是说新会柑, 每年都是大量的废弃 不但对环境造成污染, 而且体现不出它的价值,我们就想着怎么把它变废为宝 ,做成一个有价值的东西。”
黄达铭是土生土长的新会人,在他的公司这三个大型储存池最引人注意。
黄达铭说:“新会柑肉是集中在10月和11月收成,整个新会这两个月集中起来,有差不多10万吨的产量,所以短期内,把所有的柑肉做成产品,生产是很难满足的,所以我们设计了三个比较大的储存池,总容量大概有2万吨。”
收集好的新会柑肉,会被分离成柑核、柑渣、柑汁。其中,柑核烘干后可作为中药原材料。柑渣进行配对发酵后,可以做成固体肥料。而占比百分之八十的柑汁,则被制作成液体有机肥。黄达铭说:“有机肥相对复合肥来说,它不容易造成那个土地的板结,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新会区双水镇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办公室副主任苏崇禧说:“为了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我们也在积极推动像柑源丰这样的资源化利用项目更好地发挥作用,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江门样板贡献积极力量。”
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白书立说:“近年来,江门积极探索特色产业、侨乡文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两山”绿色发展路径,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同时,当地生态资源也得到了充分激活,相信未来江门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将会越走越稳,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