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不仅是中国侨都,也是广东传统制造业基地。加速迈入万亿GDP城市行列,离不开强有力的制造业支撑。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强调,要始终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纵深推进“工业振兴”“园区再造”工程,担当全省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主力军主战场。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提出“全力打造万亿工业强市”,明确要坚持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并举,加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近年来,江门积极抢占硅能源、新型储能、盾构机等特色产业新赛道,并成功跻身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国家队”,在国内率先建设、加快形成“五维一体”安全应急产业发展格局;被广东明确支持规划建设硅能源产业基地。
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门公司总经理汪建昆说:“江门的地理位置是非常优越的,它处于大湾区的重要地带,乘用车市场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在储能这个行业的话,我们会以江门为核心,联合广东省一些新能源行业的上下游企业去进行新能源储能布局。”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政企地区部业务总监李宸说:“我们是发展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生产基地,在江门市一期投产的基地计划投资45个亿,预计到2023年的12月份就将正式投产。整个基地的规划会投资超过100亿元,建成之后的年产值会超过180亿元,能够带动大量的就业和应用。”
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到,积极抢抓省赋予江门规划发展未来智能装备、未来生命健康、未来绿色低碳等未来产业集群重大机遇,加快布局人工智能、合成生物等产业,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2021年,江门双碳实验室成立,吸引了国能氢能(低碳)研究中心、航天科工深圳工研院、新能源电池低碳研究中心等近10家科研机构进驻。长远来看,江门双碳实验室所带来的前沿技术的支撑,无疑将为江门布局发展未来产业提供更多的可能。
江门双碳实验室主任助理、特聘研究员杜迪佳介绍:“实验室是开放的平台,我们希望与企业有合作,通过企业进驻实验室的方式合作研发、委托研发,真正打造政产学研融通发展的新模式。”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离不开人才。当前的江门,深入推进“人才倍增”工程,拥有53.18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产业技能人才,可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广东省新一轮规划发展的全部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布局城市,其中有8个战略性产业把江门标注为“核心城市”。江门拥有25个国家级产业基地,是省新一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战场主力军。
五邑大学教授刘志坚表示:“从产业基础看,江门拥有百年工业城市积淀,制造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能有效缩短企业供应链距离、降低配套成本,也利于共享知识,从营商环境来讲就是交易成本较低。要继续深化推进工业振兴工程,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现代轻工与纺织等传统支柱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我市的现代化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