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季学期是“双减”政策实施的首个学期,连日来,新会区各校通过家长微信群发放调查问卷、召开线下家长会等方式,向家长和学生做好有关“双减”政策的宣讲、解读等工作,让大家对“双减”政策有进一步的认识。
对于“双减”政策,家长们看法
对于“双减”政策,有家长表示,“希望老师们能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爱上学习。”“希望学校可以安排老师对学生学习上的薄弱环节进行辅导。”
“双减”政策实施后,学校作为义务教育主阵地能否切实担起责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家长关心的焦点。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家长们普遍希望“双减”政策落地后,能让学生们更好地回归学校、回归课堂,并且可以开展更多的素质教育,提升学习。
家长有需求,部门和学校在行动。记者了解到,在这个新学期,新会区各校积极探索,着力提高教学质量、作业管理水平和课后服务水平,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
老师:将立足本职,做好教学教研工作
在学校的教学环节中,课堂是重要的一环,老师是最主要的人物。老师们说,他们将会立足本职,做好教学教研工作。
古井小学老师梁杏笑认为,“在课前首先要下功夫认真备课、因材施教,同时要认真上好每堂课,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
除了要做好备课工作,抓好课堂教学质量这也是很重要的。为此,各校老师纷纷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的特色,优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全力打造精品课程,向“45分钟”课堂要效率。
“我们会以生为本,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数学学科,我会设计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和交流、动手操作,经历数学过程形成、发展的过程,像科学家做研究那样,他们就会体会到成为知识发现者、研究者、创造者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他们就会爱学乐学,真正提高课堂教学。”实验小学老师黎美庆说。
“双减”政策还涉及到“减”作业,这个也是家长的关注点之一。在新学期里,新会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开展课后服务,老师们将会在校内为学生提供作业辅导、答疑等。此外,老师也都会优化作业设计,切实减轻作业负担。
葵城中学老师林荣波告诉记者,“在作业方面,我们要进行设计,进行个性化的作业训练,在作业要求方面注重基础,设计分层作业,减少作业量,提升作业质量,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从原来的‘学会’变成‘会学’。”
义务教育阶段是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全面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负担,这是实现“双减”工作目标的底线要求,也是家长所盼。“双减”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目标的,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希望通过部门联动,家校合力,让这一政策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