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石祖籍蓬江区潮连富冈,是革命先辈廖仲恺与何香凝的女婿,周恩来总理的秘书。本期《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五邑红色印记》系列报道,我们从李少石的红色家风中,从革命志士的红色事迹中,去感知潮连红色底蕴的传承和实践。
记者 紫薇:这里是李少石事迹展览馆,这位从潮连岛走出去的革命先辈曾长时间从事党的秘密战线工作,他的一生都承载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一座展览馆就陈列着他的红色事迹。
李少石1906年出生于香港,幼时常随富冈村的爷爷生活,深受潮连文化影响。1925年,李少石考入广州岭南大学,同年参与发动广州沙基“六二三”游行、省港大罢工,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的十数年里,他曾在香港建立秘密交通站,参与“香港大营救”行动,也曾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受尽酷刑,坚贞不屈。1943年起,李少石任周恩来的英文秘书,1945年10月8日晚遭国民党士兵枪击,不幸牺牲,时年39岁。毛主席亲自题词:“李少石同志是个好共产党员,不幸遇难,永志哀思。”
这一珍贵的红色资源成为潮连岛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去年底,李少石事迹展览馆正式对外开放,展厅的设计在传统展览的基础上,增加情景体验场景,通过介绍李少石一生主要事迹,展现他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通过沉浸式活动体验,让观众近距离感受李少石的家国情怀。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学生 何蕾:我从李少石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优秀的品质,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爱国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党员学习的。就像他那首诗一样,“不作寻常床箦死,英雄含笑上刑场”,这样一个魄力是很值得我们当代青年去学习的一种精神。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学生 黎观锦:从李少石的事迹当中我们学习到李少石为国为民的民族精神,当然我们也要时刻践行着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弘扬李少石精神。
依托李少石事迹展览馆、李少石红色文化研传中心等平台,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也充分利用本土红色资源开展党史教育,带领学生、党员重温李少石的红色革命事迹,打造红色基因传承的路径。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谭洁莹:我们希望让学生在活动当中重温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江门台记者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