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门五邑红色历史中,一段名叫“刑场上的婚礼”的革命爱情故事尤其令人动容,而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来自开平的革命先烈周文雍和祖籍台山的女共产党人陈铁军。今天的《五邑红色印记》系列报道,带大家走进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了解周文雍陈铁军这两位共产党人的革命爱情故事。
周文雍是开平市百合镇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陈铁军原名陈燮君,祖籍台山市三合镇,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因铁心跟党走,所以改名为铁军。受党的派遣,周文雍与陈铁军假扮夫妻从事革命工作。1927年12月,周文雍等领导发动广州起义,但起义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以失败告终。1928年1月,周文雍与陈铁军再次假扮夫妻重建党的组织,其后由于叛徒出卖,两人同时被捕,并惨遭各种酷刑。1928年2月6日,周文雍和陈铁军在刑场举行悲壮的婚礼,从容就义。
周文雍陈铁军烈士纪念馆馆长刘锡初:“周文雍在监狱的墙壁上写下了‘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的不朽诗作,表现出革命先烈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仰、百折不挠的革命斗争意志,这永远激励了年轻一代听党话、跟党走,为理想信念而奋斗。”
周文雍和陈铁军在革命斗争中产生了爱情,但为了革命事业,他们一直将爱情埋藏在心底。在为党的事业献身的最后时刻,周文雍和陈铁军在监狱铁窗前留下了唯一一张合影。他们之间的革命爱情被周恩来称之为“最纯真最高尚的爱情”。
为了纪念两位革命英雄,江门在百合镇修建了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目前已成为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广东省党员教育基地,江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全国各地都有大批党员群众前来敬仰先烈,传承红色精神。
刘锡初:“2019年统计的时候,我们大概有近4万位党员干部群众过来这里参观学习,特别是今年党史教育活动开始以后,从3月8号到目前,我们一共接待了176个团队11200多人次来参观学习。”
据悉,为推进党史教育走深走实,当地还发挥红色资源的优势,通过举办微拍大赛、青少年红色志愿宣讲主题活动以及红色粤剧电影等方式,来传承和弘扬周文雍陈铁军的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