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在共抗疫情的危急之时,江门市各级政府针对疫情制定相应政策措施,确保企业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同时还出台了一系列暖企惠企政策“组合拳”,助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广东盈通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高分子新材料的高新企业,疫情期间,江门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在人才、资金和土地方面给予该企业大力支持,迅速复工复产,增资扩产,有效保证了防疫物资的供应。去年,该企业共向全球企业提供超10亿米的防护服密封胶条。
该公司总经理梁坤焕:“疫情期间,政府给了大力支持,包括复工奖、销售补贴,还有同银行对接引进一亿元的贷款,让我们满足生产的需要、需求。”
2020年,我市出台了《复工复产30条》《两个统筹40条》,力求打造“费用最低、效率最高”的营商环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竞晖电器是一家以加工出口小家电为主的中小微企业。2020年,从国家到地方陆续出台扶持中小微企业的减税降费政策。2019年已经缴纳的社保全额返还,2020年减免,这一下子给竞晖公司节省了近400万元。去年4月初,竞晖公司完成了一笔5000万元的大订单,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公司董事长黄志坚:“我们看到,国家对我们中小微企业、实体经济扶持力度这么大,我们就有信心从各个方面进行投入,我们企业才可以有更大的竞争力。”
去年以来,江门共出台了数十项惠企援企政策,商事登记125个事项,实现港澳跨境通办。同时,按照海关总署稳外贸稳外资工作要求,江门海关一直大力推进两步申报、两段准入等多项改革措施,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对于一些涉检验类货物,企业以两段准入的方式申报,在完成查检取样后,无须等待结果就可以直接提离货物。
江门海关所属外海海关副关长吕锦球:“特别在2020年12月,江门关区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压缩了95.5%和85.7%,尤其是我们的进口通关时间,只有3.39小时,在全国各口岸名列前茅。”
从减税降费、简政放权到降低企业用地、用工、用电成本,江门市委、市政府提前谋划部署,果断采取行动,发挥江门制造韧性,营商环境不断优化,2020年,江门全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900亿元,新增市场主体10.3万户,同比增长13.6%。
江门市工信局局长余中华:“下一步我们会加大对企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补贴力度,还进一步落实好市县镇村四级领导联系挂钩企业的制度,上门为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还加大对龙头骨干企业的培育,和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培育,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