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国内一些地区出现了进口食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情况,涉及车厘子、奶枣、雪糕、冻鸡翅、冻猪肾等等,这让大家担忧不已。那各类进口食品我们还能放心吃吗?
1月23日,江苏无锡1份智利进口车厘子内表面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此消息一出,有网友表示,不敢吃进口食品了。近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核酸检测呈阳性,有可能是活病毒,也可能是死病毒或病毒片段,不代表一定有传染性,消费者无需过分担心。
对此,江门市疾控中心公共卫生应急部部长黄国说:“从境外输入国内的物品,包括进口水果,有一定的可能受到新冠病毒的污染。但一般来说,这种污染的量比较小。首先因为保存水果的温度比冷冻鱼肉等食品温度高,病毒在这样的温度下存活时间是很短的。对于我们普通市民来说,只要在食用水果之前,注意清洗,一般是不会造成感染的。”
记者今天早上走访了市内一些大型超市,见到有从智利进口的车厘子在售,货架旁边展示了商品的检验检疫合格报告单。
市民伍女士说:“超市有检验报告,我会比较放心一点,才敢买这些。回家了我也会先洗干净再用过滤水浸泡一段时间。”
除了进口水果以外,近期冷链食品包装核酸检测也屡屡“中招”,不过疾控专家表示,到现在为止,和低温冷冻食品相关的疫情案例主要发生在搬运、操作等环节,并没有发现因接触食品和外包装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因此市民无需过分恐慌,做好日常防护即可。
黄国建议:“在处理食物前后,都要注意洗手。接触冷链食品后,要避免没有洗手就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生鲜类食品要注意清洗,清洗时要注意防止水花飞溅,减少交叉污染风险。我们不建议用消毒剂直接喷洒食物。另外,处理食物的案板、刀具等,都要生熟分开。”
疾控专家提醒,市民要通过正规途径购买生鲜食品,还要关注食品产地、来源、追溯码等相关信息。
某超市经理龙锦锋说:“像溯源码,所有客人扫进去就会显示三个信息:入境信息、检疫消毒信息和上链信息。其中检疫消毒信息里面包括消毒证明证书、核酸检测证书以及检验检疫证书。我们的员工一般处理这些冷链食品都会戴好口罩、手套,做好消毒工作。”
市民林女士说:“有些二维码自己可以去扫一下看看是否是从正规渠道购买回来的食品,这样都不会太担心。”
(江门台记者 李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