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取消关注
  • 取消
  • 确定
防控传染病 代表、专家建议地铁实时显示空气质量
来源:羊城晚报
本期论坛以“传染病防治大家谈”为主题,邀请人大代表、疾控专家、援鄂医生以及社会各界代表,共同探讨科学有效的传染病防治的“广州模式”。
邑网通 小编
2020-09-03 15:12:35
关注

  《羊城论坛》探讨传染病防治“广州模式”,人大代表、疾控专家等献计献策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璐瑶

  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你为广州市民的传染病防控意识打多少分?9月2日,第231期《羊城论坛》在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本期论坛以“传染病防治大家谈”为主题,邀请人大代表、疾控专家、援鄂医生以及社会各界代表,共同探讨科学有效的传染病防治的“广州模式”。

  为广州“打分”:市民传染病防控意识可打80分

  广州地处中国“南大门”,流动人口多,气候温暖潮湿,传染病防控任务艰巨复杂。广州市卫健委副主任周端华介绍,广州较为常见的传染病多为丙类传染病,如流感等。近年来,一到夏季,全市铺天盖地的预防登革热宣传,让市民的登革热防控意识提高了。

  广州市人大代表、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毒理实验所所长王海兰给广州市民的传染病防控意识打75分。王海兰表示,市民在如何防控疫情,尤其是配合流行病学调查、遵守传染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方面意识还不够。

  “经过这次疫情,我觉得广州人的传染病防控意识,可以打80分。”广州市人大代表徐蒿认为,疫情不仅给广州人上了一堂“传染病课”,还上了一堂法律课。现在,市民的传染病防控意识、观念有很大提升。

  广东省人大代表白云龙则为广州打了81分。他认为,广州人有吃饭前用热水烫碗筷的好习惯,在疫情面前又做到了科学、理性,并积极配合专家做好防控。传染病预防须做到100%,有一个人做不到,就可能前功尽弃。对每个市民来说,都要养成在公共场合主动戴口罩等习惯。

  防控建议:地下商城电子屏实时显示空气质量

  哪些场所尤其要注意预防传染病?代表们认为,商场、电梯、公交、地铁、餐厅、KTV、菜市场、批发市场、游泳馆、电影院、游乐场等公共场所,尤其是相对密闭的公共空间,都需要做好消杀和防控。

  白云龙建议,公交车冬天也应开窗通风;地铁、地下商城等密闭空间,应该设置一个电子屏,实时显示场所的空气质量、更换新鲜空气的频次等;电梯按钮也可以设计为“非接触”的红外线式。

  如何从源头上消除传染病滋生的空间?白云龙建议,要重视垃圾处理。“垃圾要减量、分类,同时进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从源头减少传染源风险。”

  广州市疾控中心传防部副部长景钦隆建议,以预防登革热为例,天台环境整治至关重要。“我们在调研中经常发现,广州老居民楼楼顶总是有很多瓶瓶罐罐、塑料泡沫箱,市民用来种菜种花,但也容易产生积水,滋生蚊虫。”

  完善立法:今年将制定《广州市传染病防治规定》

  隐瞒传染病健康状况,要承担法律责任吗?嘉宾们就这一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广州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民警冯喆介绍,今年疫情期间,广州公安机关查处了一起妨害传染病防治案。1月25日,市民李某从湖北孝感驾车返回广州住处,但拒不执行广州市防控要求,隐瞒从湖北返回的事实,后被确诊感染新冠肺炎,导致多人被隔离。6月14日,他因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被警方依法刑拘。

  徐蒿认为,对因隐瞒传染病病情,造成其他人被隔离甚至传染的,不仅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也应追究其民事责任。“很多人觉得隐瞒只是有一点缺德,甚至觉得这是个人隐私,并不危害公共安全。我们应该让这些人意识到,违法不仅要拘留,甚至还要赔钱。”

  白云龙也建议,加大对故意隐瞒传染病病情并造成传播行为的处罚力度,“要从重顶格处理”。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副主任吴如清表示,疫情发生以来,广州积极推进传染病防治立法和执法检查工作,但目前还有一些短板。“比如应对突发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包括新发传染力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基层疾控和相关医疗机构处置的治疗水平应对能力,以及老百姓的法律意识、防护意识等,都需要进一步努力(提升)完善。”

  如何完善公共卫生相关法律?吴如清表示,今年以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陆续在补这方面的短板,出台《广州市禁止滥食野生动物条例》《广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一批新规。下一步,还将制定《广州市传染病防治规定》、修订《广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这些已列入2020年立法计划,希望能尽早出台,从地方立法角度补上公共卫生法律体系建设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