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就到中秋佳节,这个节日除了月饼之外,在恩平还有一种不得不提的食物,那就是濑粉。濑粉是恩平中秋传统的应节食品,在今年5月份,它还成功注册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本期的《我们村里的新鲜事》就去到恩平牛江镇,看看那里传承了百年的濑粉文化,如今怎样让当地的村民收获小康路上的幸福感。
恩平牛江濑粉生产企业负责人 吴有坤: 我们恩平牛江人,很早的时候会将米椿成粉,就是用这个工具,将米粉搓成粉团,然后放进挤压工具里面,首先在上面这个位置压一下,粉会慢慢挤出来,下面是有很细的小孔,如果像刚才那样的传统做法很费力气,两三个人坐上去不一定行,70至80年代我们还会经常使用(旧工具),到了90年代后,大家开始改造,毕竟之前的方法太累了,利用铁制工具压粉会舒服很多
虽然现在的生产过程已经被机器取代了,但牛江镇制作濑粉的方式一直沿袭传统。大米经过浸泡之后用机器粉碎、搅拌、拉丝,再用人工洗水、整形,然后放在竹箩上自然晾晒。这样生产出来的濑粉表面光滑,粗细、色泽均匀,无粘连,煮熟后不粘条、不断条,入口软、韧、爽、滑。一直以来,牛江镇地理气候宜人,土壤优良,是江门市乃至广东省为数不多的优质稻米生产区,得天独厚的条件,也为濑粉的生产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原材料。
恩平牛江濑粉生产企业负责人 吴有坤: 原材料漂亮,水靓米亮,因为我们(牛江镇)当地盛产一种叫做珍桂矮的米,我们做濑粉最好的米就是这种珍桂矮,它们里面含有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最高,濑粉一定要靠这两个分子结合,出来品质才好
大米经过加工制造,成了附加值和经济效益更高的濑粉,不断为本地村民带来致富机会。
恩平牛江濑粉生产企业负责人 冯明华:我们和农户签收购合同,给他们一个价格保证,米的市场价格上下浮动的时候,我们要保障他们的收入
恩平牛江镇水稻种植户:我们喜欢种这种米,产量高收入多,一般都大量供应给他们(濑粉厂),我们有多少他们就收多少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恩平濑粉年产量达1500吨,年产值超1500万元。近年来,牛江镇通过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塑造恩平濑粉品牌效应,不断开拓市场,同时促进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产品相互发展,努力在乡村振兴的“答卷”上写好自己的特色文章。
恩平牛江镇副镇长 邝健豪:牛江镇拥有国家级万亩水稻和马铃薯的示范基地,是传统的农业大镇,去年我镇引入丰穗米业等农业龙头企业,计划投资2亿元,建设省级丝苗米产业园,打造富硒丝苗米品牌,同时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大米濑粉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