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统计局日前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江门市地区生产总值1433.5亿元,同比下降3.8%,降幅比一季度大为收窄。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我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及省的决策部署,科学统筹疫情常态化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各领域均已呈现恢复性增长势头。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02.19亿元,同比增长0.5%;第二产业增加值为604.38亿元,同比下降7.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726.93亿元,同比下降0.7%。
工业方面,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76.35亿元,下降6.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5.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下降5.4%。分企业规模看,大、小型企业工业增加值分别下降9.4%、10.8%,中型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2%。全市工业用电量下降3.4%。
投资方面,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其中,国有投资增长23.5%;民间投资下降4.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58.9%;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4.6%,其中制造业投资下降14.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1.8%。
江门:经济指标降幅收窄 出现V型反弹
分析指出,上半年,虽然工业、消费、进出口、财税等领域的主要指标均有所下跌。但从总体来看,二季度经济指标降幅大幅收窄,整体呈现“V”型反弹。经济增速从-11.5%收窄到-3.8%,个别指标如投资则实现1.2%的正增长,比一季度大幅提升。
市统计局总统计师赵前斌表示,从二季度单季来看,主要指标进入正增长区间。部分指标出现连续多月正增长的良好局面。GDP二季度已实现了3%的正增长,比一季度提高14.5个百分点,接近去年增速。从6月单月来看,经济基本面正常化。规模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增长8.6%,从用电量、投资、引进外资、贷款等等方面,都反映出下半年,经济还会延续这种向上向好的态势,预计下半年经济增速转正是没问题。
另外,从增速或总量的全省排名来看,江门部分经济指标排名有所上升。其中,上半年实际吸收外资增长16.51%,增速全省第八,珠三角第一,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2.9%,增速全省排名第七,珠三角第三。实体经济主体增速5、6月连续两月当月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另外,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主要数据一直保持较好增长,反映经济发展质量有保障。
“现在增速已经到了全省中游位置,可以说经济上翻了身,这么快速地翻身,这得益于自身强烈的发展愿望,各地政府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复工复产的快速推进 ,企业的加足马力生产。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步恢复,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的内循环将进一步加速。”赵前斌说。
(江门台记者徐鸿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