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路上一个不能少,一个个“扶志+扶智”的故事正在五邑大地上精彩上演。今天就让我们认识一位身残志坚,在政府多部门合力帮扶下,顺利实现脱贫的精准扶贫户——陈光朝。
家住新会区会城街道今古洲社区的陈光朝是一名肢体残疾人,2016年被纳入精准扶贫户时,他在天马村内经营一间无牌小零售店,收入微薄,还要靠领低保金来维持生计。这时新会区扶 贫干部以及社工等及时向他伸出援手。
新会区彩虹社工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小李说:“我们每月至少会有一次入户探访或者电访,实时跟进他的情况,平时也会跟他聊天谈心,为他提供情绪疏导。”
新会区扶贫干部曾光华说:“在扶贫办的指导下,我们发现供销社有一个电商超市项目比较适合他,于是与社工帮他跑营业执照办理等方面的事项。另外,新会区扶贫办有一些扶持政策,帮他申请了一万元启动资金。”
2017年6月,陈光朝的零售店在原来小零售店的单一零售模式上拓展商品网上代买、代售 、代收、网上缴费、店面代收代发快递等服务功能,成为新会区供销社农村电商服务站点的合作加盟商。
新会区供销社电商部经理李锦欢说:“我们的帮扶包括门面装修、购买电视以及名片、宣传资料等,帮扶资金算起来约有3万元。我们还协助他货源的统筹等,关键就是技能,教他上网,开展网上业务。”
在2018年,残联部门还热心帮助陈光朝申请了一万元资金购买冰柜等,以扩宽超市的经营渠道。在多方的合力帮扶下,2018年7月陈光朝终于脱离了低保队伍。
陈光朝感激地说:“开了这个新店后,我比以前多了六、七百元收入,现在每个月都能有一千三、四百元收入了。自己可以养活自己,不用靠家里人了。感谢党和政府关怀和支持,让我可以脱贫。”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陈光朝眼下又碰到了困难,受疫情影响,他的电商超市近几个月营业额直线下降,收入大减。记者从新会区扶贫办获悉,为了积极应对疫情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影响 ,该区政府在3月下拨了366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贫工作。
新会区农业农村局扶贫规划开发股股长余凯强说:“对于陈光朝这种创业扶贫的,我们有创业资金支持。同时,我们还跟村委会沟通过,看是否可以减免春节以来的租金费用。”
陈光朝表示:“面对困难要积极面对,最重要的是心态。期待生活越来越好,尽自己的能力,自食其力。”
(江门台记者潘小波 编辑王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