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片
很多近视的年轻人为了方便、美观而选择佩戴隐形眼镜。不过,最近美国眼科学会提出建议,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近视的人最好多戴框架眼镜,以减少接触眼睛及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那么,戴隐形眼镜真的会增加感染病毒的风险吗?
眼科医生表示,目前尚无科学证据表明隐形眼镜会增大新冠病毒感染风险。就目前已知的情况,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以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为主。眼睛也是感染病毒的可能途径,但在通风良好的户外,只有较小概率存在病毒飞沫感染眼睛的情况,而手部接触了带有病毒的物体后,再接触眼睛,的确有可能会造成感染。
研究显示,戴隐形眼镜的人,比起戴框架眼镜或不需要视力矫正的人,更容易频繁接触自己的眼睛。不过,疫情期间只要保持良好的手部卫生,并遵循适当的佩戴和护理指导,隐形眼镜仍是一种可以选择的矫正视力手段。
江门市爱尔新希望眼科医院眼科主治医师陈志芳表示:“每次戴隐形眼镜之前用肥皂把手洗干净。隐形眼镜的清洗一般要用护理液浸泡,没有的话也可以用烧开的白开水,冷却之后清洗,但千万不能用自来水清洗,镜片盒也建议一个月更换一次。”
一些在夜间使用角膜塑形镜来矫正近视的学生,在佩戴角膜塑形镜的时候,也与佩戴隐形眼镜相似,需要特别注意卫生习惯和清洁工作。
给角膜“戴口罩”要养成良好佩戴习惯
陈志芳提醒,无论是佩戴隐形眼镜还是角膜塑形镜,都相当于给眼角膜戴上了透气不好的“口罩”,如果不养成良好的佩戴习惯,就很容易引发眼部疾病。“成人的隐形眼镜佩戴的时间会比较久,有些是两年抛,有些是一年抛等,到时间肯定就要更换。对于小孩子来说,控制近视度数长的,一年半左右就要更换一次。”
另外,未成年人不能佩戴软性的隐形眼镜,近视的成年人也要尽可能少戴,每天佩戴的时间应控制在6到8小时。夜晚睡觉时一定要摘下,让角膜得到呼吸,以免因“缺氧”引起眼睛水肿、视力下降。当出现发热或明显的感冒症状时,应立即停止佩戴隐形眼镜;在佩戴过程中如果出现眼睛不舒服的情况,也要停止佩戴,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江门台记者林筱岚 编辑王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