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日前,教育部宣布: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延期一个月举行,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7月8日。原本60多天的高考倒计时突然间多了30天的“馈赠”,是该高兴还是苦恼呢?有考生感觉备考时间更充裕了,但也有考生坦言会更加焦虑。那么,面对突如其来的“高考延期”,如何应对才能不乱了阵脚?
3月31日,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有关今年高考推迟一个月的消息,一时间,这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毕竟这是17年来我国首次调整高考时间,也是自我国恢复高考以来高考时间首次推迟一个月。不过,对于这个消息,有人欢喜有人愁。
有网友笑称:“见证历史了”“可以再来一个百日誓师大会”,也有网友点赞称:消息发布及时,给高三学子们吃了一颗定心丸。但与此同时,还有不少高三学子表示,并不想延期,毕竟已经准备了这么久,再多出一个月,身心都会感到疲惫与煎熬。怎么办呢?
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医生乔胜宇建议道:“学生要正确看待高考延期这个问题。高考延期对于所有考生都是一样的、平等的,我们所有的考生都是在同样的条件下去面对这样的新情况。考生要做的就是保持好自己的学习节奏,保持良好的心态,因为良好的心态可以确保你正常发挥,心态甚至还是超常发挥的关键因素。”
对于有些考生所提到的“焦虑”情绪,在心理医生看来,并不全是坏事。
乔胜宇说:“绝大多数考生都或多或少有些焦虑感,实际上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首先我们要接纳自己的这种焦虑感。因为在心理学上,适度的焦虑是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的。”
当然,过度的焦虑肯定会影响考生的日常备考生活,严重的甚至表现为:茶不思饭不想,难以入眠。这样一来,想要提高学习效率,自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医生建议,备考之余,学会自我减压、适度放松非常重要。
乔胜宇说:“考生可以通过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听音乐、放松运动或做些感兴趣的事情来放松身心、调节情绪,来帮助自己缓解焦虑。”
由于疫情期间学生都在家上网课,家长可以做的,其实就是做好考生的“后勤部长”:帮他们准备好均衡健康的饮食,督促孩子合理安排上课、复习和作息的时间,时刻关注孩子的精神状况。不过,家长应注意,千万不要将自己的压力施加到孩子身上。如发现家里的考生因为焦虑情绪而影响了学习,可以及时与孩子沟通、与老师沟通,或拨打我市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到心理专科寻求帮助。
(江门台记者曾莉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