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19“中国农民丰收节”还有4天,新会区有300多年种植历史的“柑之乡”——梅江传来柑果丰收的喜讯。今天,我们走进柑之林合作社新会柑梅江种植基地,一同分享果农丰收的喜悦。
金秋9月,在柑之林合作社新会柑梅江种植基地,大片大片的青柑已渐成熟,果实飘香,农户们正顶着烈日在果园里查看小青柑的生长情况。据柑之林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叶柏林介绍,这里种植了2000多亩的新会柑,柑果挂满枝头,今年有望迎来大丰收。“今年大约产出有1200万斤,收成回笼资金达到1.2个亿左右。今年是丰产期,农民收益和合作社社员的收益,按照我们的产量可增加30%。”
叶柏林说,如今在新会种植柑果,不再是以前“一家一户搞种植,房前屋后搞生产”,而是规模化、规范化、绿色标准化地发展产业。政府大力建设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让农民信心大增。“我们政府对新会陈皮产业板块支持力度很大,包括金融、技术、线上推广等政策支持很大,所有资金、‘柑树贷’贷款补贴做得很足,解决了农民短期现金流的压力,对农民的信心有很大的推动。”
创新融资模式 助推新会柑产业发展
针对新会柑种植三年才开始挂果,柑皮经过五年才成为陈皮的特性,产业园推动了“陈皮贷”等创新融资模式,个人贷款期最长10年,企业贷款期限最长15年,且利率比一般贷款更优惠,有效解决了农业生产中抵押不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中国农业银行江门分行副行长高永业说:“我们对接了政府这个产业园的智慧大数据平台,客户就可以在这个平台办理结算、申请贷款和相关的补贴,不用跑来跑去,直接线上办理。而我们银行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实现一些金融服务,真正建设一个智慧产业园,把陈皮产业做大做强。”
新会陈皮全产业总产值达66亿元 带动就业5万人
据统计,目前产业园内新会柑种植面积达6.5万亩,带动全区新会柑种植面积达10万亩,园区内加工企业从2016年的50家增至150家以上。新会陈皮全产业总产值达到66亿元,加工的产品涵盖药食茶健四大系列100多个品种,加工产值达45亿元。同时带动就业5万人,实现农民人均增收1.88万元。“新会陈皮”品牌位列全国地理标志产品第41位,价值达89.1亿元。
新会区副区长黄锐楼表示:“现在我们是大力发展这个三产融合,发展产业的深加工。我们的生产流通、加工、科研,特别是陈皮仓储这一块,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来助力产业发展。下一步将和金融机构研究更多的产品,共同尽快推动我们这个产业往100亿,往1000亿来发展。”
(江门台记者杨嘉敏 编辑朱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