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1时30分, 记者获悉,有一支来自外地的志愿者队伍正在市区堤东路一带清障。
此刻,外面风雨依旧,市民大都进入梦中,与江门素未谋面的一群人,却在异乡的夜晚争分夺秒地忙碌着?记者随即驱车前往采访。
从江门日报社到堤东路的沿途,记者目之所及多为狼藉之象:吹断的护栏、散乱的垃圾桶、横亘的断木。超强台风“山竹”白天登陆前后的威力历历在目。
1时45分,采访车在堤东路(市规划局附近)一个大树倒伏处被阻隔下来,一群身着红黑色相间制服的身影在树间忙碌着,油锯在风雨中发出刺耳的声音;几台有“曙光救援队”标识的车辆停靠一旁,一位司机正在里面呼呼大睡。
这,就是我们要寻找的那个外来志愿者队伍。
正在现场指挥工作的救援队队长王刚,正在同蓬江区城管局工作人员沟通,要求帮忙协调一个大锯过来,“不然到天亮都干不完”。
被我们从忙碌场景中“拖”出来后,王刚向我们还原了一个团队跨省驰援的故事。
15日,国家应急管理部社会力量参与救灾的成员单位、在国际国内均有过丰富救灾救援经验的曙光救援队和中国扶贫基金会人道救援队,正在厦门交流学习。关注到破坏性极强的超强台风“山竹”即将登陆广东的消息,两个团队立即聚拢研判,于当日夜间21时30分开会决定组成15人联合小组赶赴广东救援。
经过一番精心的准备,16日凌晨4点半,联合救援小组驾驶一台通讯指挥车、一台装备车和一台现场勘查照明车,同时拖挂着三艘橡皮冲锋舟,带上一周给养,从厦门出发驶向广东。这时,他们还不知道台风登陆点具体在哪个城市。
因遭遇暴风雨和台风外围风圈影响,一路上,车子多次被刮得左飘右摇,小组还在中途专门购买了12个均重70斤的沙袋压在车上,增加安全系数,由此行进速度受阻,小组预计8小时抵达广州花都的行程,足足用了12个小时,直到16日下午4时才抵达。
在花都稍作休整,吃了当天唯一的一餐饭后,发现台风往偏北方向移动,而且是提前登陆,救援小组根据经验,决定等台风登陆后,再赶往附近的区域进行救灾。
16日下午5时左右,“山竹”在江门台山登陆。
晚上9点,联合救援小组到达江门。按照应急管理部要求,他们第一时间到当地的三防指挥部进行报备,以备能随时加入到政府组织的救援行动中。
晚上9时30分开始,小组先后参与了白沙大道西以及附近几条支路的清障行动。
17日凌晨1时45分左右,记者在堤东路见到他们时,他们已经连续作战4个多小时,并将通宵战斗。
从厦门开会和连夜赶路算起,王刚和队员们已是约30个小时没有休息,参与江门城区的清障行动后,队员们身上的衣服是干了又湿湿了又干,有的嘴角烂掉。分贝特大的油锯声都吵不醒的那位司机,则是因为在短时间内开了16个小时车,疲倦至极。
“我们全是志愿者队伍,这些年都是追着灾害跑。我们这次来到江门做的事情,和我们在其他受灾地做的事一样,就是希望当地尽早恢复正常,”王刚说,随后他又笑着补充道:“很庆幸这里没有内涝,我们带的橡皮冲锋舟没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