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取消关注
  • 取消
  • 确定
江门邑网通
五邑人生活必备的手机App
立即下载
close
“广东蓝”常刷屏朋友圈 出家门亲水戏水成休闲
来源:新快报
如何打好“蓝天保卫战”与“治水攻坚战”,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污染源普查要通过动态的大数据监管,提供支撑,同时严格执法,加强垂直管理。
邑网通 小编
2018-03-07 15:57
关注

■二沙岛上蓝天下盛开的木棉花。 新快报记者 毕志毅

  青山绿水蓝天渐成广东城市新名片

  近年来,“晒蓝天”成为越来越多广东人朋友圈的热门主题,一出家门就能亲水戏水渐成休闲新方式。经济在增长,生态在改善,发展质量在提升。广东对大气与水的治理、生态环境数据整体趋势向优的背后,是市民生活得舒服,心情更加舒畅。如何打好“蓝天保卫战”与“治水攻坚战”,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污染源普查要通过动态的大数据监管,提供支撑,同时严格执法,加强垂直管理。


  数据

  空气质量连续三年稳定达标

  “广东蓝”逐渐成为广东城市的新名片。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GDP连续29年居全国首位。2010年以来,广东GDP从4万多亿元跨越到8万亿元量级的同时,单位GDP污染物排放强度却下降了约50%,单位GDP能耗居全国第二低位。

  自2013年广东率先按新国标监测并公布空气质量以来,至去年,被称为大气治理“难啃的硬骨头”PM2.5,在广东空气首要污染物中的占比逐年下降。广东省空气质量连续3年全面稳定达标。

  与此同时,去年广东“蓝天保卫战”在大气指标低位减排阶段打得愈发漂亮。年初,广东省环保厅公布一组数据:2017年全省空气6项污染物年均浓度连续3年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珠三角PM2.5平均浓度为34微克/立方米,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全国三大防控区中,率先实现三年稳定达标。而广州PM2.5更是在全国4个一线城市中首次摸杆达标。

  此外,全省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89.4%,其中珠三角为84.5%。惠州、深圳、珠海等城市空气质量长期位列全国74个重点城市前十。


  去年新建管网5900多公里

  “蓝天保卫战”进行的同时,在南粤大地上打响。根据今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去年广东全面落实河长制,完成191个黑臭水体整治,新增污水处理厂31座、日处理能力129万吨、配套管网5949公里,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80.3%,劣Ⅴ类断面比例控制在8.5%以下。

  广东省环保厅厅长鲁修禄在今年广东两会接受采访时表示,广东大江大河的总体水质是不错的,但是一级、二级支流仍然存在一些风险和污染。据悉,珠江流域水质优良比例优于长江、黄河及松花江等主要流域,在全国主要流域中稳居前列。去年全省地级以上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100%稳定达标。

  而相比全国平均水平,广东管网短缺严重,影响了污水处理效果。鲁修禄透露,去年广东新建管网5900多公里,创历史纪录,并清出近500公里的“僵尸管网”,这些都为治水打下基础。


  案例

  昔日臭涌再现清水潺潺

  生态环境变化的数据背后,是市民直观提升的幸福感。广州市民陈先生自小生活在荔枝湾边,在记忆中,涌两边杂草丛生,虽与珠江相通,但周边生活污水直接排到涌内。“那时候都叫它‘臭涌’。”他说,小时候没有环保的概念,虽然臭,但涌内经常有货运小船进出,端午前后更有划龙舟、烧炮仗,很是热闹,是孩子们游乐的好去处。

  随着陈先生长大,涌水愈发黑臭,孩时记忆中人们与河涌的亲近已经少之又少,他也搬离了此地。今年2月,陈先生重游故地,惊喜地发现,涌的两旁花开灿烂,流水潺潺,街坊游人如织,特意发了条朋友圈点赞荔枝湾。

  治水向来是广东的一大难题,更是一场持久战。去年4月,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广东省反馈督察情况时指出,广东环保工作成效明显,但部分地区水污染问题突出。

  以此为契机,广东治水继续攻坚。除了落实各级“河长”“湖长”治水责任,还重点推进广佛跨界河流、茅洲河等重点跨界流域整治。

  落到具体实处,各地亦在行动。以广州为例,在去年其打出“控(源)、截(污)、清(淤)、调(水)、管(理)”的组合拳,在查控污染源方面,则通过摸查排水管网与建筑物、整治排污口、有奖举报等方式,从源头发力治水。


  老广朋友圈爱晒“广东蓝”

  水清带给市民欣喜,于天气,广东人表现得更直接,晒蓝天渐成朋友圈新风尚。广州市民潘女士告诉记者,每次出差回广州,飞机一落地,就感觉整个呼吸系统“活了过来”。“‘广州蓝’出现的天数越来越多。冬天,北方同学秀大雪,我向他们秀蓝天。”

  大气治理,监测势在必行。早在2014年,广东开始编制全省大气污染物排放源清单,涵盖21个地级市,涉及化石燃料固定燃烧源、工艺过程源等十大类,以及二氧化硫、PM2.5等九类大气污染物。截至目前,珠三角已基本建立污染物排放源清单,并应用于空气质量预报系统。

  此外,广东于去年提出了工业源治理、移动源治理、面源治理、污染天气应对和政府部门责任等5大方面18条大气治理强化措施。“大气十八条”首次对空气质量未达标的城市明确了达标期限,并要具体问责。

  同时,省内气象、质监、公安等部门纷纷出手:淘汰各市建成区内的高污染燃料锅炉和珠三角地区1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强化新车和在用机动车排放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仅去年一年,广东共淘汰黄标车14.68万辆,超额完成年度淘汰任务。


  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王莜虹:

  动态管理共享环保基础数据 为防污治理提供依据

  作为一名关注环保、与环境科学打交道的代表,王筱虹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在给学生布置实践作业时,要求学生通过官方公布的数据来做某个区域空气或地表水等环境质量对比,“从学生反馈的情况看,广东个别地区还存在数据公开指标数少,或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她说,新一轮全国性污染源普查即将开始,建议广东以此为契机,加强大数据管理,同时把日常监管数据融入进去,实现动态化、常态化更新。

  王筱虹进一步解释,实时更新污染源等环境基础数据,能为企业污染治理、环保执法提供数据支撑。“环保数据监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某一区域污染物浓度升高,也可能与一个企业动态排放有关。以往我们都是用一个基于相对静态的结果对企业进行监管,发现超标了就处罚。有了动态的数据支撑,企业知道问题出在哪,也知道从哪些方面解决问题。”她表示,对于企业排污治理,除了源头“堵”,还要“梳”,要“教”企业如何去解决问题,让企业心甘情愿拿钱出来做环保。


  全国人大代表、韶关市雅鲁环保实业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潘丽梅:

  建议建设完善农村垃圾处理系统

  广东治水“战场”还有农村地区。作为一名从事环境保护技术研究开发的粤北科技工作者,潘丽梅在平日的工作、调研中发现,农村水源污染关键是来自于随意露天丢放的垃圾。潘丽梅解释,垃圾露天堆放,其废水会通过土壤渗入到地下水,进而影响到饮用水。此外,还有农民不按标准滥用农药化肥。

  “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饮水,多是打口井,如此质量无法把关。”她告诉记者,有几次检测农村井水,均发现金属超标严重。此外,农村散养的畜禽也会给当地河道等带来污染。

  对此,她建议,农村水污染治理,关键在于建设完善的农村垃圾处理系统,同时宣传培养农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对垃圾进行分类、定点投放。